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对话已在生活中应用不少,但因各项技术限制,智能化程度低、拟人化效果差……人机对话亟待一场技术升级。
来自之江实验室的一项“高吞吐、低延迟场景下的智能人机对话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2021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聚焦人机对话场景,不仅让AI能理解、会思考,更重要的是还能赋予机器高情商,目前已在部分城市的市长热线、防疫咨询平台等场景应用。
基于三大特长的技术创新
记者在之江实验室感受了一把该项目的神通,它实则是一款AI引擎,有一个拟人化的名字“小之”。扔一段普通文字让小之朗诵,不同于普通机器,小之将文字节奏的轻重缓急、情绪的高低起伏,都恰当地表现出来了。
“这就是我们项目的创新点之一——情感计算”,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李太豪是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他告诉记者,小之拥有情感识别、应对多轮语音对话以及海量信息分析等三大特长,是该项目获得此次科技进步奖的重要利器。
具体来说,多轮语音对话指的是基于数据-知识驱动的多模态感知融合理解技术,主要解决用户与机器的互动难题。据了解,目前很多AI客服的对话方式是机器接受用户信息后通过识别关键词对此进行回复,整个过程中,AI客服实际上并未进行思考。而小之可基于语音、文本、图像等理解对话内容,明确用户意图,关联上下文做出准确回答,使聊天具有连贯性。数据显示,在使用测试集数据场景下,小之平均对话轮次可达10轮;在实际场景广泛主题测试下,平均对话轮次可达5轮以上,此数据较其他同类产品更优。
而情感计算实则是基于深度语境理解的拟人化对话生成技术,正如小之朗读文章一样,将情感计算技术融入对话系统中,通过识别并理解用户的语义生成拟人化回复,与用户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数据统计,按开心、生气、悲伤等七种情感分类,小之的情感识别准确率可达87%。
除此之外,小之还拥有面向海量异构数据计算-存储的协同加速引擎,该功能可在智能服务、智慧城市、实时通讯等场景下满足海量数据需求,解决计算快速响应难题。
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李太豪透露,“高吞吐、低延迟场景下的智能人机对话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由之江实验室、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勤勤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三方合作,通过产学研方式将项目推至市场,过程中一直坚持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对小之进行迭代升级。
“我们作为技术研发方,对市场应用并不专业,因此必须与企业一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李太豪透露,除德勤勤跃外,之江实验室下设的之江实验室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也参与了此项目的产业化落地。
目前,小之已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场景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悉,该项目应用于某大型企业的智能客服系统后,使用户意图的误判率显著降低了48%,情感识别的误判率平均降低了9%。与此同时,小之还能大幅降低坐席客服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作负荷,相关企业离职率平均降低了10.4%。
“未来社会肯定是人机共存的,因此我们希望机器将来能像人一样进行自然交互。”李太豪透露,基于获奖项目的AI心理援助、AI陪伴等场景正在研发当中,不久后就会在市场上应用,他坚信小之未来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
(商报记者 徐歆婷 通讯员 周立超)